第二百二十六章兵臨城下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臨城下
第226章 兵臨城下(求月票!)
…
打下保州後,李存率領大軍徑直來到了中山府城下。
中山府城中的守將是詹度,他不僅率領全城軍民堅壁清野做好了與中山府城共存亡的準備,更是用澆水成冰的方法將中山府城變成了一座冰城。
就這樣的冰城,哪怕李存拿炸藥包去炸,都炸不開。
退一步說,哪怕李存炸開了一部分,只要詹度率領中山府城中的軍民再澆上水,那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將炸開的缺口給修覆了。
而且,冰城到處都是站其上稍稍不註意就會摔倒的冰面,就是想強攻,都沒辦法強攻。
說真的,李存打了這麽多年的仗,頭一次對一座城池,如此沒有辦法。
這讓李存不禁感慨,歷史上,如果趙佶不是支持郭藥師這個三姓家奴,而是支持詹度成為燕京的軍事第一人,亦或者就讓詹度來當燕京的守臣,金人是否就沒有南下的機會了?
在這廣闊的華北平原上,李存所率領的四五萬鐵騎可以任意馳騁,但讓李存頭痛的是:很多城池,就像一道道障礙,讓李存和他的鐵騎不得不放慢腳步。
這其中,河北三鎮——真定、中山、河間,更像是三顆釘子,死死地釘在李存剛要策馬加鞭的地方。
如果換成一個求穩的統帥,面對這種情況,肯定是要跟河北三鎮死磕到底,將這三根釘子一一拔掉,然後再繼續南下。
可熟知這段時期歷史的李存卻知道,河北三鎮這三根釘子真不是那麽好拔的。
中山府守將詹度,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智將,他一招澆水成冰,就讓李存在明年開化以前拿中山府城一點辦法都沒有。
真定府守將是劉韐,也是一個難纏的角色,歷史上,他守衛的真定府,也是讓金人望城興嘆。
歷史上的河間府守將是陳遘,後來陳遘又接替詹度成為中山府守將。
當時,整個河北,到處都是金國的鐵騎,其它地區全都被金人所占,只有中山府城和河間府城,像兩棵小樹苗,孤零零地立在那裏,隨時都在遭到狂風暴雨的摧殘,在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情況下,陳遘率領中山府軍民一直苦苦堅守了兩年零四個月,他們吃戰馬、吃樹皮、吃草根,吃一切能吃的,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就這樣,金人都沒能打下陳遘守衛的中山府,而是出現叛徒殺死了陳遘一家十七口,中山府城才被攻破。
最後,金人看到陳遘的屍體都敬畏的說:“南朝忠臣也。”,恭恭敬敬的收斂起陳遘的屍身,將他葬在鐵柱寺。
不過,此時的陳遘已經被李存給收服了,丟到中南半島,去鎮守大乾王朝的南疆了。
那是不是說,河間府城就好打了?
不好意思,河間府城的守將,雖然不是陳遘了,但也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歷史上,就是此人從陳遘手上接過了河間府,使得“河間保衛戰”守了十四個月,在金軍俘獲趙佶、趙桓北返的途中,他們還試圖用皇帝的命令讓河間府(以及中山府)的軍民開城投降,可是,卻沒一個人聽趙佶和趙桓的命令,最後落得全城戰死,連個名字都沒有留下的結局。
河北三鎮不是不能打,但肯定不是輕易就能打下來的。
關鍵,熟悉這段時期歷史的李存清楚,河北三鎮雖然如鯁在喉,讓自己很不舒服,但繞過此三鎮,對整個戰局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關鍵的關鍵,李存著急南下將趙氏一鍋端了。
所以,鑒於河北北部已經被李存給徹底收覆了,李存令韓世忠率領部分金吾軍南下將河北三鎮給鎖上,而李存則率領大軍繼續南下,長驅直入,直撲東京汴梁城。
李存要孤軍深入,肯定遭到了很多保守的人的反對,他們認為,李存是大乾王朝的皇帝,關系重大,絕不能以身犯險。
當然,也有不少人支持李存這個大膽的戰略戰策。
這其中又以最想表現他自己的郭藥師最為積極,他勸李存道:“宋朝未必有備,汴京富庶及宮禁中事,非遼國之比,今陛下兵行神速,可乘此破竹之勢,急趨大河,將士必破膽,可不戰而還。茍聞有備,耀兵河北,虎視宋朝,以示國威,歸之未晚。不如姑行。”
李存沒有浪費口水去跟那些不支持自己這個大膽的戰略戰策的人解釋什麽,而是直接下令:繼續南下。
……
與此同時,岳飛仍在鎖著太原城。
在此期間,岳飛也沒有閑著,他把太原城附近的所有縣城、堡寨、關隘全部打通,使其徹底跟雲地連成一片。
最近這段時間,岳飛正在研究怎麽攻打由折家軍控制的麟、府、豐三州。
如果岳飛能將這三個州打下來,那麽大乾王朝在河東北部地區的統治就將變得安穩了。
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大乾王朝要跟西夏接壤了。
另一邊,自從岳飛擊敗了孫翊,又在汾河北岸交城一帶連續擊敗了折可求、劉光世等所率領的六萬多援軍了之後,趙宋王朝新的援軍遲遲不見到來。
這使得張孝純心急如焚,他很怕哪天,岳飛突然不鎖城了,改為攻打太原城。
那樣的話,太原城十有八九將會淪陷。
而王稟卻不像張孝純那樣患得患失,他偶爾還會率領一隊輕騎出城偷襲一下鎖城的乾軍。
前天,王稟還捉了一個乾軍小校回來。
從那個乾軍小校的口中,張孝純、王稟等太原城中的人,不僅得知岳飛已經將附近的地區全部打下了,還得知李存已經親率大軍南下伐宋了。
張孝純得知這些事情了以後,心情非常沈重,他感到太原城已危在旦夕。
為了避免更大傷亡,為了防止乾軍屠城,張孝純產生了開城投降的念頭。
這天,張孝純召集諸監司開會商議開城投降一事。
王稟得知後,立即率領刀手五百人來到知府府衙拜謁張孝純。
王稟讓刀手們列隊於府衙門前,他大聲問道:“汝等欲官否?”
眾人回答:“然!”
王稟說:“為朝廷立功,則官可得。”
王稟又問:“汝等欲賞否?”
眾人回答:“然!”
王稟說:“為朝廷禦敵,則賞可致。”
王稟接著又說:“汝等既欲官,又欲賞,宜宣力盡心,以忠衛國。借如汝等輩流中有言降者,當如何?”
眾人舉起大刀回答:“願以此戮之!”
王稟問:“如稟言降,當如何?”
眾人又舉起大刀回答:“亦乞此戮之!”
王稟又問:“宣撫與眾監司言降,當如何?”
眾人又舉起大刀回答:“亦乞此戮之!”
張孝純見狀大驚,自此以後,絕口不再提投降一事,而城中的兵權盡在王稟手中。
此時,太原城中的軍隊與居民合計大約有兩萬餘人,張孝純和王稟號令全城行動起來,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居民全部發給武器武裝起來,分派地段,晝夜守城。
他們又在土城之外挖掘了一條戰壕,在土城之內又築起了一道重城,並對城內存糧實行軍事管制,不分貧富,均按人頭每日供應。
張孝純坐鎮府中,統籌後勤安排。
而王稟則每日在城墻上督戰守城,他身先士卒,每日往來馳驅,凡有告急之處,他都親自前往查看。
所以,跟河北三鎮一樣,太原城也做好了長期抵抗的準備……
……
在李存親率大軍大舉南下之際,在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的勸諫下,趙佶改變原來的讓趙桓以皇太子的身份留守東京汴梁城抵禦乾軍入侵的計劃,改為裝病禪位,將皇帝之位傳給了趙桓。
而趙桓則在哭哭啼啼中於福寧殿中繼位,成了趙宋王朝新的皇帝。
趙桓繼位了之後,按照慣例大赦天下:
“我國家創業守成,紹二百年之祚運;宅中圖大,奠三萬裏之幅員。肆及眇躬,嗣膺神器。永念纘承之重,懼劇春冰;載惟臨禦之艱,憂深朽索。矧今邊陲未靖,師旅方興,肆推曠蕩之恩,用慰邇遐之望,可大赦天下。應赦書到日,昧爽以前,罪人除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赦,基餘罪無輕重,已發覺未發覺,已結證未結證,常赦所不原者,鹹赦除之……”
隨後,趙桓頒布聖旨,皇太子妃朱璉被立為欽宗朝皇後,東宮重臣、趙桓相處有十年之久的耿南仲被任命為資政殿大學士、僉書樞密院事。
接著,趙桓又下詔,任命在趙桓繼位的過程當中立下大功的吳敏為中大夫、門下侍郎,任命在終南山豹林裏隱居的老將種師道為檢校少保、靜難軍節度使、河北河東路制置使兼都統制,任命幫趙桓當住趙楷的步軍都指揮使何灌為河北河東路制置使兼副都統。
趙佶禪位給趙桓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趙宋王朝的很大一部分官員都以為,李存發動這場侵略針對的是趙佶,他們將皇帝換成口碑還不錯的趙桓,李存就會停止南下,然後坐下來跟趙宋王朝談判,商量兩家該如何和平共處。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桓一當上皇帝,就派人帶著他的手詔前往河北、河東諸州軍,嚴令他們不得輕舉妄動。
此事大大方便了李存。
因為宋軍打不還手,李存很輕易的就攻打下來了慶源府、信德府等城,大軍直逼趙宋王朝在北方的最後一道防線——黃河。
趙桓君臣得知,李存明知他們趙宋王朝已經換了一位恭儉仁慈的皇帝,還繼續南下,並且馬上就要打到黃河了,一下子就慌亂了起來。
趙桓連忙任命梁方平為威武軍節度使,火速率軍前去守衛浚州黃河大橋。
梁方平是趙桓的親信,屬於東宮出身的宦官,他也是繼童貫、譚稹,趙宋王朝第三個擔任統軍將帥的宦官。
去年和前年,由於天災和人禍,河北、京東多地,盜賊蜂起,張迪、高托山等人也率眾起義。
當時,在趙桓的舉薦下,趙佶認命梁方平為統帥,率領劉光世等將前去平叛,穩定了河北、京東地區的局面,立下了不少功勞。
所以,趙宋王朝的不少人,都認為梁方平擁有統兵的才能,甚至有人認為,梁方平可能比童貫更能打。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桓才派梁方平去守衛東京汴梁城的最後一道天險黃河,希望梁方平能將乾軍擋在黃河以北。
此時的黃河上,一共有兩座黃河大橋。
一座是建成於唐代的蒲津橋,位於河東蒲州;
第二座就是建成於政和五年的浚州橋。
蒲津橋與東京汴梁城的防禦無關,暫且先不說,只說這座浚州橋。
浚州橋跨越大伾、鳳凰、紫山,分為兩段:
大伾至鳳凰一段叫天成橋,屬於浚州;
鳳凰至紫金一段叫榮光橋,後改名聖功橋,屬於滑州。
這“天成”和“榮光”之名都是趙佶禦賜的。
此橋可謂東京汴梁城在北方的門戶,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可以說,能否守住這座浚州橋,能否守住黃河,事關趙宋王朝的都城東京汴梁城的安危。
在派梁方平去守衛浚州橋的同時,趙桓又派遣何灌領兵二萬去守衛黃河。
對於趙桓的這個命令,何灌很抗拒。
何灌認為,大乾王朝此次以有心算無心,必定兵強馬壯,兵鋒難擋,而趙宋王朝這邊,目前嚴重缺少可戰之軍,處處防禦,還不如放棄別的險關,集中力量據易守難攻又糧草充足的東京汴梁城而守,等勤王軍到來,再裏應外合反擊,況且黃河沿線太長,根本就不是兩三萬人馬就可以守得住的,而且目前是冬天,一旦黃河結冰,那麽黃河就肯定無法堅守,將東京汴梁城中現在僅有的一點禁軍全都調去守衛黃河,萬一守不住黃河,那麽趙宋王朝有可能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可太宰白時中,就是一個純純粹粹靠溜須拍馬當上宰相的文人,根本就不懂兵,他見何灌不願去守衛黃河,還以為何灌畏敵不敢面對大乾王朝的兵鋒。
所以,白時中強硬的任命何灌為武泰軍節度使、河東河北制置副使,強令何灌立即率軍去守衛黃河。
此時,京畿地區,可以說是,既無良將,又無強兵,趙宋王朝昔日戰鬥力最強的京畿禁軍,如今已經變成了一群只會修園林、修宮殿的匠人。
高俅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也只不過東拼西湊出來了兩萬“禁軍健勇”。
梁方平從這兩萬“禁軍健勇”中挑選出來了七千人,給他們配上戰馬,組成七千馬軍。
趙桓君臣便讓梁方平率領這支“精銳騎兵”去守衛黃河大橋——浚州橋。
可這七千“精銳騎兵”中的很多人,上了戰馬以後,雙手死死的抱住馬鞍,根本就不敢放手。
這種情況下,這些“精銳騎兵”,別說是在馬上打仗了,就是不從戰馬上掉下去,他們都得燒高香。
東京汴梁城中的民眾見到這些“精銳騎兵”的本事如此不濟,無不大笑不已。
究其原因,這些“禁軍健勇”已經太久沒有打過仗了,有些可能從其加入到京畿禁軍那天開始就沒有摸過兵器,他們一直在給趙佶修皇宮、修艮岳萬歲山或是為高俅高太尉幹各種各樣的工程,讓他們這些手藝人去打仗,真是太難為他們了。
至於讓何灌統領的那兩萬人,直到出發前都沒有湊齊。
迫不得已,兵部只能從東京汴梁城中抓一些潑皮無賴充數。
其戰鬥力也可想而知……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第226章 兵臨城下(求月票!)
…
打下保州後,李存率領大軍徑直來到了中山府城下。
中山府城中的守將是詹度,他不僅率領全城軍民堅壁清野做好了與中山府城共存亡的準備,更是用澆水成冰的方法將中山府城變成了一座冰城。
就這樣的冰城,哪怕李存拿炸藥包去炸,都炸不開。
退一步說,哪怕李存炸開了一部分,只要詹度率領中山府城中的軍民再澆上水,那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將炸開的缺口給修覆了。
而且,冰城到處都是站其上稍稍不註意就會摔倒的冰面,就是想強攻,都沒辦法強攻。
說真的,李存打了這麽多年的仗,頭一次對一座城池,如此沒有辦法。
這讓李存不禁感慨,歷史上,如果趙佶不是支持郭藥師這個三姓家奴,而是支持詹度成為燕京的軍事第一人,亦或者就讓詹度來當燕京的守臣,金人是否就沒有南下的機會了?
在這廣闊的華北平原上,李存所率領的四五萬鐵騎可以任意馳騁,但讓李存頭痛的是:很多城池,就像一道道障礙,讓李存和他的鐵騎不得不放慢腳步。
這其中,河北三鎮——真定、中山、河間,更像是三顆釘子,死死地釘在李存剛要策馬加鞭的地方。
如果換成一個求穩的統帥,面對這種情況,肯定是要跟河北三鎮死磕到底,將這三根釘子一一拔掉,然後再繼續南下。
可熟知這段時期歷史的李存卻知道,河北三鎮這三根釘子真不是那麽好拔的。
中山府守將詹度,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智將,他一招澆水成冰,就讓李存在明年開化以前拿中山府城一點辦法都沒有。
真定府守將是劉韐,也是一個難纏的角色,歷史上,他守衛的真定府,也是讓金人望城興嘆。
歷史上的河間府守將是陳遘,後來陳遘又接替詹度成為中山府守將。
當時,整個河北,到處都是金國的鐵騎,其它地區全都被金人所占,只有中山府城和河間府城,像兩棵小樹苗,孤零零地立在那裏,隨時都在遭到狂風暴雨的摧殘,在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情況下,陳遘率領中山府軍民一直苦苦堅守了兩年零四個月,他們吃戰馬、吃樹皮、吃草根,吃一切能吃的,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就這樣,金人都沒能打下陳遘守衛的中山府,而是出現叛徒殺死了陳遘一家十七口,中山府城才被攻破。
最後,金人看到陳遘的屍體都敬畏的說:“南朝忠臣也。”,恭恭敬敬的收斂起陳遘的屍身,將他葬在鐵柱寺。
不過,此時的陳遘已經被李存給收服了,丟到中南半島,去鎮守大乾王朝的南疆了。
那是不是說,河間府城就好打了?
不好意思,河間府城的守將,雖然不是陳遘了,但也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歷史上,就是此人從陳遘手上接過了河間府,使得“河間保衛戰”守了十四個月,在金軍俘獲趙佶、趙桓北返的途中,他們還試圖用皇帝的命令讓河間府(以及中山府)的軍民開城投降,可是,卻沒一個人聽趙佶和趙桓的命令,最後落得全城戰死,連個名字都沒有留下的結局。
河北三鎮不是不能打,但肯定不是輕易就能打下來的。
關鍵,熟悉這段時期歷史的李存清楚,河北三鎮雖然如鯁在喉,讓自己很不舒服,但繞過此三鎮,對整個戰局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關鍵的關鍵,李存著急南下將趙氏一鍋端了。
所以,鑒於河北北部已經被李存給徹底收覆了,李存令韓世忠率領部分金吾軍南下將河北三鎮給鎖上,而李存則率領大軍繼續南下,長驅直入,直撲東京汴梁城。
李存要孤軍深入,肯定遭到了很多保守的人的反對,他們認為,李存是大乾王朝的皇帝,關系重大,絕不能以身犯險。
當然,也有不少人支持李存這個大膽的戰略戰策。
這其中又以最想表現他自己的郭藥師最為積極,他勸李存道:“宋朝未必有備,汴京富庶及宮禁中事,非遼國之比,今陛下兵行神速,可乘此破竹之勢,急趨大河,將士必破膽,可不戰而還。茍聞有備,耀兵河北,虎視宋朝,以示國威,歸之未晚。不如姑行。”
李存沒有浪費口水去跟那些不支持自己這個大膽的戰略戰策的人解釋什麽,而是直接下令:繼續南下。
……
與此同時,岳飛仍在鎖著太原城。
在此期間,岳飛也沒有閑著,他把太原城附近的所有縣城、堡寨、關隘全部打通,使其徹底跟雲地連成一片。
最近這段時間,岳飛正在研究怎麽攻打由折家軍控制的麟、府、豐三州。
如果岳飛能將這三個州打下來,那麽大乾王朝在河東北部地區的統治就將變得安穩了。
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大乾王朝要跟西夏接壤了。
另一邊,自從岳飛擊敗了孫翊,又在汾河北岸交城一帶連續擊敗了折可求、劉光世等所率領的六萬多援軍了之後,趙宋王朝新的援軍遲遲不見到來。
這使得張孝純心急如焚,他很怕哪天,岳飛突然不鎖城了,改為攻打太原城。
那樣的話,太原城十有八九將會淪陷。
而王稟卻不像張孝純那樣患得患失,他偶爾還會率領一隊輕騎出城偷襲一下鎖城的乾軍。
前天,王稟還捉了一個乾軍小校回來。
從那個乾軍小校的口中,張孝純、王稟等太原城中的人,不僅得知岳飛已經將附近的地區全部打下了,還得知李存已經親率大軍南下伐宋了。
張孝純得知這些事情了以後,心情非常沈重,他感到太原城已危在旦夕。
為了避免更大傷亡,為了防止乾軍屠城,張孝純產生了開城投降的念頭。
這天,張孝純召集諸監司開會商議開城投降一事。
王稟得知後,立即率領刀手五百人來到知府府衙拜謁張孝純。
王稟讓刀手們列隊於府衙門前,他大聲問道:“汝等欲官否?”
眾人回答:“然!”
王稟說:“為朝廷立功,則官可得。”
王稟又問:“汝等欲賞否?”
眾人回答:“然!”
王稟說:“為朝廷禦敵,則賞可致。”
王稟接著又說:“汝等既欲官,又欲賞,宜宣力盡心,以忠衛國。借如汝等輩流中有言降者,當如何?”
眾人舉起大刀回答:“願以此戮之!”
王稟問:“如稟言降,當如何?”
眾人又舉起大刀回答:“亦乞此戮之!”
王稟又問:“宣撫與眾監司言降,當如何?”
眾人又舉起大刀回答:“亦乞此戮之!”
張孝純見狀大驚,自此以後,絕口不再提投降一事,而城中的兵權盡在王稟手中。
此時,太原城中的軍隊與居民合計大約有兩萬餘人,張孝純和王稟號令全城行動起來,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居民全部發給武器武裝起來,分派地段,晝夜守城。
他們又在土城之外挖掘了一條戰壕,在土城之內又築起了一道重城,並對城內存糧實行軍事管制,不分貧富,均按人頭每日供應。
張孝純坐鎮府中,統籌後勤安排。
而王稟則每日在城墻上督戰守城,他身先士卒,每日往來馳驅,凡有告急之處,他都親自前往查看。
所以,跟河北三鎮一樣,太原城也做好了長期抵抗的準備……
……
在李存親率大軍大舉南下之際,在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的勸諫下,趙佶改變原來的讓趙桓以皇太子的身份留守東京汴梁城抵禦乾軍入侵的計劃,改為裝病禪位,將皇帝之位傳給了趙桓。
而趙桓則在哭哭啼啼中於福寧殿中繼位,成了趙宋王朝新的皇帝。
趙桓繼位了之後,按照慣例大赦天下:
“我國家創業守成,紹二百年之祚運;宅中圖大,奠三萬裏之幅員。肆及眇躬,嗣膺神器。永念纘承之重,懼劇春冰;載惟臨禦之艱,憂深朽索。矧今邊陲未靖,師旅方興,肆推曠蕩之恩,用慰邇遐之望,可大赦天下。應赦書到日,昧爽以前,罪人除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赦,基餘罪無輕重,已發覺未發覺,已結證未結證,常赦所不原者,鹹赦除之……”
隨後,趙桓頒布聖旨,皇太子妃朱璉被立為欽宗朝皇後,東宮重臣、趙桓相處有十年之久的耿南仲被任命為資政殿大學士、僉書樞密院事。
接著,趙桓又下詔,任命在趙桓繼位的過程當中立下大功的吳敏為中大夫、門下侍郎,任命在終南山豹林裏隱居的老將種師道為檢校少保、靜難軍節度使、河北河東路制置使兼都統制,任命幫趙桓當住趙楷的步軍都指揮使何灌為河北河東路制置使兼副都統。
趙佶禪位給趙桓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趙宋王朝的很大一部分官員都以為,李存發動這場侵略針對的是趙佶,他們將皇帝換成口碑還不錯的趙桓,李存就會停止南下,然後坐下來跟趙宋王朝談判,商量兩家該如何和平共處。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桓一當上皇帝,就派人帶著他的手詔前往河北、河東諸州軍,嚴令他們不得輕舉妄動。
此事大大方便了李存。
因為宋軍打不還手,李存很輕易的就攻打下來了慶源府、信德府等城,大軍直逼趙宋王朝在北方的最後一道防線——黃河。
趙桓君臣得知,李存明知他們趙宋王朝已經換了一位恭儉仁慈的皇帝,還繼續南下,並且馬上就要打到黃河了,一下子就慌亂了起來。
趙桓連忙任命梁方平為威武軍節度使,火速率軍前去守衛浚州黃河大橋。
梁方平是趙桓的親信,屬於東宮出身的宦官,他也是繼童貫、譚稹,趙宋王朝第三個擔任統軍將帥的宦官。
去年和前年,由於天災和人禍,河北、京東多地,盜賊蜂起,張迪、高托山等人也率眾起義。
當時,在趙桓的舉薦下,趙佶認命梁方平為統帥,率領劉光世等將前去平叛,穩定了河北、京東地區的局面,立下了不少功勞。
所以,趙宋王朝的不少人,都認為梁方平擁有統兵的才能,甚至有人認為,梁方平可能比童貫更能打。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桓才派梁方平去守衛東京汴梁城的最後一道天險黃河,希望梁方平能將乾軍擋在黃河以北。
此時的黃河上,一共有兩座黃河大橋。
一座是建成於唐代的蒲津橋,位於河東蒲州;
第二座就是建成於政和五年的浚州橋。
蒲津橋與東京汴梁城的防禦無關,暫且先不說,只說這座浚州橋。
浚州橋跨越大伾、鳳凰、紫山,分為兩段:
大伾至鳳凰一段叫天成橋,屬於浚州;
鳳凰至紫金一段叫榮光橋,後改名聖功橋,屬於滑州。
這“天成”和“榮光”之名都是趙佶禦賜的。
此橋可謂東京汴梁城在北方的門戶,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可以說,能否守住這座浚州橋,能否守住黃河,事關趙宋王朝的都城東京汴梁城的安危。
在派梁方平去守衛浚州橋的同時,趙桓又派遣何灌領兵二萬去守衛黃河。
對於趙桓的這個命令,何灌很抗拒。
何灌認為,大乾王朝此次以有心算無心,必定兵強馬壯,兵鋒難擋,而趙宋王朝這邊,目前嚴重缺少可戰之軍,處處防禦,還不如放棄別的險關,集中力量據易守難攻又糧草充足的東京汴梁城而守,等勤王軍到來,再裏應外合反擊,況且黃河沿線太長,根本就不是兩三萬人馬就可以守得住的,而且目前是冬天,一旦黃河結冰,那麽黃河就肯定無法堅守,將東京汴梁城中現在僅有的一點禁軍全都調去守衛黃河,萬一守不住黃河,那麽趙宋王朝有可能就會遭受滅頂之災。
可太宰白時中,就是一個純純粹粹靠溜須拍馬當上宰相的文人,根本就不懂兵,他見何灌不願去守衛黃河,還以為何灌畏敵不敢面對大乾王朝的兵鋒。
所以,白時中強硬的任命何灌為武泰軍節度使、河東河北制置副使,強令何灌立即率軍去守衛黃河。
此時,京畿地區,可以說是,既無良將,又無強兵,趙宋王朝昔日戰鬥力最強的京畿禁軍,如今已經變成了一群只會修園林、修宮殿的匠人。
高俅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也只不過東拼西湊出來了兩萬“禁軍健勇”。
梁方平從這兩萬“禁軍健勇”中挑選出來了七千人,給他們配上戰馬,組成七千馬軍。
趙桓君臣便讓梁方平率領這支“精銳騎兵”去守衛黃河大橋——浚州橋。
可這七千“精銳騎兵”中的很多人,上了戰馬以後,雙手死死的抱住馬鞍,根本就不敢放手。
這種情況下,這些“精銳騎兵”,別說是在馬上打仗了,就是不從戰馬上掉下去,他們都得燒高香。
東京汴梁城中的民眾見到這些“精銳騎兵”的本事如此不濟,無不大笑不已。
究其原因,這些“禁軍健勇”已經太久沒有打過仗了,有些可能從其加入到京畿禁軍那天開始就沒有摸過兵器,他們一直在給趙佶修皇宮、修艮岳萬歲山或是為高俅高太尉幹各種各樣的工程,讓他們這些手藝人去打仗,真是太難為他們了。
至於讓何灌統領的那兩萬人,直到出發前都沒有湊齊。
迫不得已,兵部只能從東京汴梁城中抓一些潑皮無賴充數。
其戰鬥力也可想而知……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